“上下联姻”才是“互联网+”的大趋势

2016-01-21

  本周一,在江苏省南京市,阿里与苏宁云商宣布战略合作。根据双方协议,阿里向苏宁云商注资283亿元人民币,用以购买苏宁云商非公开发行股票,交易完成后,阿里坐拥后者总股本的20%,一跃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。与此同时,苏宁云商出资140亿元人民币,认购2780万股阿里的美股股份。

  由于阿里的美股实在太贵,苏宁云商140亿元巨资投进去,只能成为阿里的一个小股东。有评论认为,苏宁云商入股阿里最多只具象征意义,张近东为了脸面之光鲜,成本实在高到匪夷所思,以至于苏宁云商内部的数万员工,也都半公开地表达对他(她)们老板的不理解。

  可在我看来,这恰恰是张近东“屡试屡错”之后的大彻大悟,是必然之举,更系必须而为。否则,就马云看来,阿里与苏宁云商就做不成真“夫妻”,即使二者睡在同一张床上,也难免“同床异梦”。

  作此判断,不能不从苏宁云商的发迹史说起。苏宁云商的前身是连锁式家电大卖场。张近东曾依靠该商业模式掘到真金白银无数,但始终被同行老大国美压了一头。转机出现于国美当家人黄光裕锒铛入狱,引发国美内讧导致一系列决策失误,苏宁才借机翻身当上了业界老大。

  互联网风起云涌,苏宁电器的感知度明显高于国美,令苏宁先于国美大规模触网,苏宁云商由此应运而生。然而,隔行如隔山,经多年尝试打拼,苏宁云商虽投入银子无数,但线上生意却始终难以启齿。至此番双方联姻前,阿里的线上交易额占到全国同类交易的六成还多,苏宁云商则只占区区3%。

  在马云的算计中,苏宁云商若不肯拿出大把真金白银与阿里的前程作实质性利益捆绑,他与张近东就很难成为患难与共的“真夫妻”。在这出有史以来发生于国内的最大线上线下联姻中,作为旁观者的人们,尤其是有心实现商业营销模式“触网变革”的广大中小商家,是否都看清以下两个关键点:其一,“互联网+”至少在现阶段,技术含量并不高,进入门槛也不高,但触网尤其是真正融网的成本已高得惊人;其二,倘若缺乏真正融网的实力,还不如继续租用淘宝、天猫这样的现成平台卖货。就此,苏宁云商既是“教训”又是“范例”。

  大有大的难处。如果说苏宁云商裹足不前令张近东近忧远忧皆具,那么马云同样已深切感受到了“高处不胜寒”。当阿里被马云打理得风生水起尤其是成功在美实现上市后,阿里的业务增长也行将顶到了市场天花板。大的就不扯开去了,仅说本周四阿里公布的季度财报,就已能说明点问题了。事实也的确如此,阿里做大后,由于不缺钱,马云也曾经想撇开线下现成的大型实体连锁商家,独食线下的实体蛋糕,但赢家统吃的思维定势却让马云“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”。截至此番与张近东喜结连理前,马云的“独食”战绩同样很难让业界信服。

  有市场研究专家想当然地、经验主义地认定,马云这回联姻张近东,其本质依然是想线上线下统吃。于是就不着边际地呼吁政府,当对这宗联姻作反市场垄断的行政性审查。殊不知,租个楼面,置一堆办公桌和电脑在线赚大钱的马云和马云们,经过十几年的打拼,已不断积累着缺乏线下实体支撑的危机感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马云这些年吃“独食”战略“屡试屡败却屡败屡试”之原因,更解释了马云为什么投入283亿元巨资,真心联姻张近东的诚意之所在。这些年,线上线下的所谓战略合作早已使人产生审美疲劳,但此次合作显然与众不同,双方都为此宗婚姻投下巨资,如此方可在同一口锅里真正同甘共苦。

  可以认为,阿里与苏宁云商的利益联姻,正在铸就并诠释当今商业世界的一条新规律,那就是,在互联网浸淫一切的时代,任何大型互联网公司脱离或游离于线下都是不牢靠的,任何大型实体公司脱离或游离于线上同样将失去竞争力。顺着阿里与苏宁云商作实质性联姻这一案例向前看,很有可能,短则三四年,多则五六年,国内将没有纯粹的大型互联网公司,也没有纯粹的大型零售实体公司。人们不妨拭目以待。


分享